下列关于生物体或细胞中的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蔗糖与乳糖水解的产物不完全相同,淀粉和纤维素彻底水解的产物相同
b.脂肪是花生子叶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质,在动物体内还具有保温的作用
c.抗体、胰岛素、神经递质等大分子蛋白质只能胞吐方式排出细胞
d.人体呼吸道、消化道上皮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具有保护和润滑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用含3h标记的亮氨酸注射进小鼠胰腺腺泡细胞,检测到放射性先后出现在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细胞外。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该实验是研究腺泡细胞中蛋白质合成、分泌的路径
b.实验中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
c.蛋白质分泌需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该过程不耗能
d.分泌蛋白的最初合成场所是粗面内质网膜上的核糖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家在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时做了这样的实验,将单细胞伞藻甲的伞柄嫁接到乙的假根上,结果长出了乙的伞帽。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评价合理的是( )
a.实验结果表明细胞质不含有遗传物质
b.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是代谢的控制中心
c.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存储中心
d.该实验还需设计将乙的伞柄嫁接到甲的假根上的组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用纸层析法分离菠菜滤液中的色素时,距滤液细线最远的色素带呈橙黄色
b.观察dna和rna的分布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使细胞分散开来,便于观察
c.在观察叶绿体的实验中,藓类叶绿体大,可直接使用高倍显微镜进行观察
d.研磨新鲜猪肝时,不能破坏细胞,因为过氧化氢酶离开细胞就会失去活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图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的模式图,下列说法中,叙述错误的是( )
a.质壁分离过程中,⑦的颜色越来越深
b.⑥是蔗糖溶液,因为蔗糖分子可以穿过细胞壁
c.①④⑤共同参与构成了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d.随细胞形态趋于稳定,⑦的浓度越来越接近⑥的浓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某动物细胞的核膜逐渐瓦解,则此时细胞还可能正在发生( )
a.中心体复制 b.核dna解开双螺旋
c.同源染色体联会 d.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家发现一种被命名为rhogd12的基因,该基因有助于早期癌症病人避免癌细胞扩散,他们发现带有该基因的癌细胞会失去转移能力。对该基因的作用最可能的解释是( )
a.激活抑癌基因,促进其表达
b.与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合成有关
c.诱导细胞内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
d.增强溶酶体瓦解细胞结构的功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某二倍体动物,基因型为aabb,图1、图2是该动物两个细胞的分裂图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2所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图1所示细胞是体细胞,其发生的变异是不能遗传给子代的
c.图1中①染色体上的a基因是基因突变产生的
d.图2中②染色体上a基因的出现原因是交叉互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小麦有抗锈病(t)对易感锈病(t)一对相对性状,某小麦种群中tt和tt个体各占50%,则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代,通过感染锈病淘汰易感病个体后,纯合子所占比例是( )
a.50% b.60% c.75% d.10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zw型,母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公鸡的是zz。已知鸡的羽毛有芦花(zb)和非芦花(zb)一对相对性状,以下亲本组合中可以通过羽毛来区分子代雌、雄的是( )
a.♀芦花×♂纯合芦花 b.♀芦花×♂非芦花
c.♀非芦花×♂非芦花 d.♀非芦花×♂纯合芦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研究证实,位于小鼠x染色体上的mecp2基因突变会使小鼠神经系统功能异常,丧失运动控制能力。 进一步实验发现,患病小鼠神经系统中控制躯体运动的基因结构是正常的,但检测不到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当科学家给患病小鼠注入mecp2基因的表达产物后,小鼠恢复了正常活动能力。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mecp2基因突变后,其碱基序列一定发生了改变
b.因mecp2基因突变而患病的雌鼠,子代一定都患该病
c.患病小鼠控制躯体运动的基因异常是导致该病的根本原因
d.mecp2基因的表达产物与控制躯体运动基因的表达产物有相似的生理功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某研究小组做了两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第一组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 标记的细菌,第二组用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收集两组的子代噬菌体,检测其放射性的情况依次是( )
a.第一组均含有放射性,第二组少量含有放射性
b.第一组均没有放射性,第二组少量含有放射性
c.第一组均没有放射性,第二组大部分含有放射性
d.第一组均含有放射性,第二组大部分含有放射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下图是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的示意图,以下叙述不合理的是( )
a.甲图表示 dna复制过程,乙图表示转录过程
b.两个过程均是边解旋边进行的
c.两个过程形成的产物链均与模板dna链等长
d.两个过程均需要酶催化dna解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下列情况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
a.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
b.人类第21号染色体多一条而造成的先天性愚型
c.果蝇x染色体颠倒引起其上的基因排序改变
d.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同源区段交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若在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其结果是害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害虫受杀虫剂压迫,主动突变以适应环境变化
b.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突变,使害虫的抗药性逐渐增强
c.害虫的分解药物有效成分的基因,受杀虫剂诱导而高效表达
d.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种群中抗药性个体的比例越来越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中含有多种酶,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c.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
d.组织细胞中的co2可自由扩散进入组织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食物引起味觉属于非条件反射
b.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条件反射
c.大脑皮层参加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
d.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图是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之间关系的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是下丘脑,它是内分泌系统的枢纽
b.成年人缺碘导致c增生,引起“大脖子病”
c.血浆中低浓度的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下丘脑、垂体分泌
d.机体的负反馈调节控制血浆中甲状腺激素浓度不会过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为研究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在种子萌发中的作用,科学家利用拟南芥突变体进行系列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据实验结果推测,合理的是( )
拟南芥 | 野生型 | 突变体a | 突变体b | 野生型 | 突变体b | 野生型 | 突变体a |
处理 方式 | ms培 养基 | ms培养基 | ms培养基 | ms培养基、一定量aba | ms培养基、一定量aba | ms培养基、一定量ga拮抗剂 | ms培养基、一定量ga |
种子萌发与否 | 萌发 | 不萌发 | 萌发 | 不萌发 | 萌发 | 不萌发 | 萌发 |
a.突变体a可能是ga的特异性受体结构异常
b.突变体b可能是aba特异性受体的基因发生突变
c.ga抑制野生型拟南芥萌发,aba促进突变体b萌发
d.该实验表明ga与aba对野生型拟南芥的萌发具有协同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下列关于群落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常修建的草坪只有水平结构,没有垂直结构
b.地形起伏是影响群落植被水平分布的因素之一
c.马尾松高低错落有致,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光照强度决定了乔木林中各种鸟类的垂直分层分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已知果蝇的体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其基因控制性状的过程如图所示。现有纯合的白身雌性果蝇和纯合的灰身雄果蝇杂交,杂交后代f1全为黑身果蝇,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f2的表现型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黑身 | 灰身 | 白身 | |
雌性 | 97 | 0 | 32 |
雄性 | 49 | 48 | 31 |
(1)亲本杂交产生的f1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2的黑身雌果蝇的基因型有____种,f2的黑身果蝇随机交配,交配后代灰身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3)f2的某杂合的灰身雄性果蝇由于基因突变变为白色,已知原因是一条常染色体上出现了一个新的抑制色素合成的基因d。推测该基因的位置有两种可能情况:
情况1:在a/a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上。
情况2:在另外一条常染色体上(与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为非同源染色体)。若要判断属于哪一种情况,可让该突变的白身雄性果蝇和白身雌性果蝇(aaxbxb)杂交。
①若杂交后代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情况1。
②若杂交后代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情况2。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某科研小组在夏季高温的种植基地研究不同肥料组合对猕猴桃植株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中将生长发育正常且基本一致的猕猴桃植株每5株作为一组,进行如下处理:对照组所用n∶p=2∶1; npk1组所用n∶p∶k=2∶1∶2; npk2组所用n∶p∶k=2∶1∶4; npk3组所用n∶p∶k=2∶1∶6。各组肥料在当年6月和8月分2次施入,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采用n∶p∶k=2∶1∶2组合施肥,光照强度在________________ μmol·m-2·s-1范围内,随光照强度增大,猕猴桃植株净光合速率逐渐提高。
(2)光照强度在500~1 500 μmol·m-2·s-1之间时,与对照组相比,栽培猕猴桃时增施k肥可显著提高净光合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组的结果比较表明,增施k肥应适度。研究发现给猕猴桃植株增施k肥可提高暗反应速率,作用机理是:一方面增施k肥可增大叶片气孔导度;另一方面叶绿体中co2与c5结合形成c3的速率提高,这表明增施k肥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猕猴桃产量受多种因素影响,施用p肥可提高光合速率,从结构角度分析,p形成磷脂进而有利于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加了光合作用酶和光合色素分布的膜面积;从能量代谢角度分析,p有利于光反应产物中_________________的合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艾滋病(aids)是由于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引发的全身性疾病,男女均可发病。
(1)检测是否为hiv携带者,常用方法是抽取待检者血液,再进行hiv-1/2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时可以确诊。因为hiv作为抗原,可以引起人体的_________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___________,分泌特异性抗体。
(2)hiv破坏________细胞,最终导致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几乎完全丧失。患者最终无法抵抗普通的____________感染,或发生恶性肿瘤,导致死亡。
(3)艾滋病患者因免疫系统被破坏而易发生恶性肿瘤,说明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功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某山区由于乱砍滥伐、盲目开垦,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科研人员在该地区进行相关研究,将某区域平分为两组,实验组实施退耕还林、合理开发利用等措施,对照组仍沿用原有利用模式。十年后,对两地不同植被类型的生物量(指某一调查时刻单位面积内现存生物的有机物总量)进行测定,获得图1所示结果。图2中甲、乙、丙分别表示退耕还林组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植物优势类型生物量的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代表实验组生物量的是________(填s1或s2)。
(2)十年后,实验组生物量明显增长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请结合图2信息对该现象做简要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从第1阶段到第3阶段属于__________演替。在该过程中,原有植被类型没有消失,仅表现为优势上被取代。相较于甲、乙类型,丙类型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苹果醋是以苹果为原料,经酒精发酵,醋酸发酵酿制而成的一种营养丰富,风味优良的酸性饮品,请回答:
(1)将乙醇转化为醋酸的代谢反应是醋酸杆菌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环境条件下进行的。
(2)乙醇脱氢酶在醋酸发酵过程中对产酸的速率和产酸量起重要作用,可根据各种蛋白质分子的带电性质、____________、形状和大小不同进行电泳,将乙醇脱氢酶与其他蛋白质分子分离。
(3)为选育耐较高酒精和醋酸浓度的醋酸杆菌,需先将少量优质果醋样液转移到含较高酒精和醋酸浓度的增殖培养液中进行培养,然后对培养液进行稀释并接种到含有caco3不透明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并筛选出符合要求的菌株,从功能上分析,上述增殖培养液是一种____________培养基,以筛选出能耐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醋酸杆菌。
(4)若要测定培养液中活菌数量,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接种并对菌落进行计数;除此之外,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土壤中含有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下图1表示制备固体培养基过程中的某操作,图2是科研人员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尿素细菌的部分过程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操作称为__________________,待平板冷凝后倒置,防止皿盖上的冷凝水落入培养基,又可以避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所示在同一稀释倍数下涂3个平板,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3个平板上分别接入0.1 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菌落数分别是38、42、40,则1 g土壤中的活菌数约为__________________个。
(3)下图是某同学利用不同于图2方法分离菌株q的示意图,从1区域开始划线。下列对其操作及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有_______。
a.操作前需用体积分数70%的酒精对双手进行消毒处理
b.挑取菌种前,接种环和贮藏菌种试管的试管口都必须灼烧灭菌
c.划线必须和前一划线区域首尾相接,因为划线区域尾部细菌密度更高
d.为防止温度高导致培养基熔化,从第2区域划线开始,接种环不可再灼烧灭菌
(4)筛选分解尿素细菌的选择培养基,应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唯一氮源。该菌种分离纯化后,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进行长期保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人类是乙型肝炎病毒的唯一宿主,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乙型肝炎疫苗的研制先后经历了血源性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阶段。请回答:
(1)血源性“乙型肝炎疫苗”是取用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液,用高速离心提纯血液中的乙肝病毒,之后再灭活,制成乙肝疫苗。乙肝病毒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成分是激发免疫反应的抗原。上图为“乙肝基因工程疫苗”的生产和使用过程,质粒中lacz基因可使细菌利用加入培养基的物质x-gal,从而使菌落显现出蓝色,若无该基因,菌落则成白色。图中过程①有两种限制酶选择方案,只用bamhⅰ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除了图中用酶切的方法从细胞中分离以外,还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获得。据图可知,该目的基因的具体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筛选含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可在培养大肠杆菌的通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和_______,培养一段时间挑选出_________色的菌落进一步培养获得大量目的菌。
(4)用基因工程疫苗接种比血源性疫苗更安全,因为血源性疫苗制备过程中需要保证_________________成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破伤风由破伤风芽孢杆菌引起,皮肤破损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病菌很容易大量繁殖,释放破伤风类毒素。下图是利用小鼠制备破伤风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回答相关问题。
(1)过程①注入小鼠体内的是灭活的________________,进行这一过程的目的是促使小鼠机体产生能分泌__________________的浆细胞。
(2)过程②所用的化学诱导剂为________________,融合完成后可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种两两融合的细胞。
(3)上述过程中用到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即可)。
(4)在培养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感染,应向培养液中添加________________。利用单克隆抗体诊断破伤风感染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